이병수 2

伊秉绶的行书

伊秉绶的行书 中国书法网 伊秉绶(1754—1815)字组似,号墨卿,福建宁化人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进士,官惠州、扬州知府。力持风雅,文采映耀一时,书似李东阳,尤以篆隶名,劲秀古媚,独创一家,愈大愈壮,楷书亦入颜真卿之室。精铁笔,其所用印皆自制,与桂馥同,均不轻为人刻。然流播绝少,乞其画者,作墨梅居多。伊秉绶的书法成就不仅在隶书上,其行草书亦甚可观。他早年攻帖学,师从著名书家刘墉,后醉心于颜真卿的行书,深得帖学笔法和意趣,受前期擅隶诸家及当时崇扬碑学言论的影响,“将其进取的目标对准汉隶,兼及篆书,并力变颜书”,旁涉明代李东阳行书的结字和布局特点,融会隶意,使其行草具“点画瘦细紧结,体势疏朗流动的奇特面目”,与其隶书相得益彰。 马宗霍在《霋岳楼笔谈》中谈到伊秉绶的书法:“以隶笔作行书,遂入鲁公(颜真卿)之室”,实在评论得当!观此件作品,体态宽博,端庄大方,颇得鲁公神韵;用笔简静流..

이병수 2020.08.12

伊秉绶 : 隶书的愚与拙

伊秉绶 : 隶书的愚与拙 中国书法网 伊秉绶:清乾隆十九年——嘉庆二十年( 1754-1815 ),号墨卿、默庵。福建汀洲人,故人又称“伊汀洲”。其父伊朝栋,乾隆三十四年( 1769 )进士,历官刑部主事、御史、光禄寺卿。史称伊秉绶“通程朱理学,幼秉庭训,从师阴承方,讲求立心行己之学。”后受大学士朱珪的常识与纪晓岚的器重,拜纪为师,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。伊秉绶为乾隆五十四年( 1789 )进士,历任刑部主事,后擢员外郎。嘉庆四年( 1799 )出任广东惠州知府,因与其直属长官、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,被谪戍军台,诏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。在任期间,以“廉吏善政”著称。嘉庆七年( 1802 ),伊秉绶 54 岁时,因父病死,去官奉棺回乡,扬州数万市民泣泪送别。伊秉绶本人于 1815 年去世,时年 62 岁。之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,在当地“三贤祠”(祀欧阳修、苏轼、王士祯三人之..

이병수 2020.07.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