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秉绶的行书 中国书法网 伊秉绶(1754—1815)字组似,号墨卿,福建宁化人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进士,官惠州、扬州知府。力持风雅,文采映耀一时,书似李东阳,尤以篆隶名,劲秀古媚,独创一家,愈大愈壮,楷书亦入颜真卿之室。精铁笔,其所用印皆自制,与桂馥同,均不轻为人刻。然流播绝少,乞其画者,作墨梅居多。伊秉绶的书法成就不仅在隶书上,其行草书亦甚可观。他早年攻帖学,师从著名书家刘墉,后醉心于颜真卿的行书,深得帖学笔法和意趣,受前期擅隶诸家及当时崇扬碑学言论的影响,“将其进取的目标对准汉隶,兼及篆书,并力变颜书”,旁涉明代李东阳行书的结字和布局特点,融会隶意,使其行草具“点画瘦细紧结,体势疏朗流动的奇特面目”,与其隶书相得益彰。 马宗霍在《霋岳楼笔谈》中谈到伊秉绶的书法:“以隶笔作行书,遂入鲁公(颜真卿)之室”,实在评论得当!观此件作品,体态宽博,端庄大方,颇得鲁公神韵;用笔简静流..